协作的界面建好了,团队的战斗力就有了
看点 协作的界面建好了,团队的战斗力就有了 看点 | 2023-10-16 11:01 协作的界面建好了,团队的战斗力就有了 刘润

怎么才能培养出一支真正能打胜仗的团队?

观点 / 刘润 主笔 / 尤安 责编 / 黄静

这是刘润公众号的第2035篇原创文章

前段时间,在飞机上遇到一个学员,很愁。

他说,我做梦都在想一件事:

怎么才能培养出一支真正能打胜仗的团队?

可是想归想,第二天回公司,怎么看我的团队,还是怎么像一盘散沙:

做事拖拖拉拉,得过且过。开会叽叽喳喳,却没结果。配合起来老是有摩擦,群里发消息也回得有一搭没一搭......

怎么办?

抓绩效考核、抓激励奖惩,讲愿景,讲价值观,搞团建.....我都试过了。

还有没有什么办法,可以让我不用天天开会,不用四处救火,就能提升团队战斗力?

还有办法。比如:

为你的团队,建立起一套高效的协作界面。

今天,就和你分享一套可以拿走直接用的协作界面建立指南,希望对你有启发。

从哪里开始说呢?先从很多人做梦都想要的那种团队开始吧。

什么是协作界面?

提问:什么叫团队?

团队,就是很多人凑在一起干活吗?

那直接干就好了,为什么还要开一个公司,签合同,抓管理,把人天天都聚在一起干?

因为,“一盘散沙”和“一个团队”,交易成本是不一样的。

首先,雇人干活这件事儿,是个市场交易行为。

是交易,就会有交易成本。

“一盘散沙”的合作模式,听起来挺理想。每个人都可以释放天性做自己,想怎么合作就怎么合作。

这就像“市场经济”一样,自由竞争,开放合作,优胜劣汰。

但是这么一来,对于管理者来说,是非常大的挑战。

因为不断的优胜劣汰,意味着不断地花时间招人、考察、比较、协调、培训......

人才的交易成本,会变得非常高。

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效率,却很难有多高。

于是,就有了“一个团队”的合作模式:

更低频率地“买进买出”,更稳定地把“很多人”聚在一起干活儿。

这就像“计划经济”一样,能更集中统一地管理和调度。

有合同保障,有规章制度,团队里面按照约定好的方式来合作,而不是每个人各自想怎么合作怎么合作。

管理者也能有条件,做更长期的规划、调度和培养。

人才的交易成本,能减少很多磨损。

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效率,也能更高。

发现了吗?

之所以成立一个公司,其实就是用管理的方式,来降低人才的交易成本,提高人才的协作效率。

那听起来,“一个团队”是个很好的合作模式啊。

确实,但这也对管理者,发出了另一个挑战:

怎样才能把好不容易筛选和稳定下来的“一盘散沙”,聚合成更有战斗力的“一个团队”?

除了精神上的鼓励,制度上的激励,还有吗?

我不想再听什么管理理论了,有没有什么更实操,更落地,更能解放管理者的精力,让团队“自动”变高效的工具?

有。这类工具就叫做:高效协作界面。

什么意思?什么是协作界面?

举个例子,你看过特种部队的电影吗?

一队特种兵在悄悄作战,走在前面的那个人,突然间停下,一句话都不用说,只要做几个手势,每个队员都秒懂。该掩护掩护、该冲锋冲锋。

多高效的协作!要是我也能不用开那么多会,发那么多消息,做那么多协调,就能让我的团队成员也秒懂,该多好。

嗯,真好。那么首先,你和你的团队,也得这么一套大家都理解、会用的手势,来帮助所有人迅速达成共识,高效完成任务。

这,就是协作界面。

界面这个词,指的本来是不同物体之间的接触面。

放到团队的世界里,指的就是你的各个团队成员之间,是基于什么来协作的?

一旦你的团队,在一系列协作界面上达成了共识,既理解、又会用,作战能力就有机会从散兵游勇,变成正规军、甚至特种兵。

这样的协作界面,都有哪些?能怎么帮到我的团队?具体怎么用?

时间界面,任务界面,资源界面,信息界面。

我们一个一个说。

时间界面:准时

第一个协作界面,叫:准时。

从“一盘散沙”到“一个团队”,最起码要做到的,就是每个团队成员都有准时的概念。

如果你是一个个人贡献者,你今天选择不与这个世界合作,那你当然可以想几点起床就几点起床,直接在家里面躺一天都行。

但是成为一个团队成员后,游戏规则就不一样了。每个成员,作为完成一个共同任务所需要的各个部分,彼此之间总得有协作。

所以我们就得有个约定,确定好一套能帮助高效协作的游戏规则。

其中,最基本的那个约定,就叫准时。

比如,准时上班。约定好我们把每天的几点到几点,当作一个主要的协作时间。

在这段时间里,我问一件事情,你几乎会立刻看到,并且立刻回复。

我要和你讨论问题的时候,也可以立刻找到你,不用担心冒犯了你的生活被你拒绝。

所谓的朝九晚五,所谓的996,本质上都是这样的一个约定。

通过这个约定,大家对主要的协作时间,就达成了共识:

在约好的这段时间里,我们可以用最高的效率来协作。

可是,面对这样的约定,你有没有听过类似这样的提问:

我住得比较远,能不能下午来,但是晚上很晚走?你看我工作时长不也是一样的8小时吗?

听起来,这个诉求也没问题啊?

有问题。提出这个诉求的人,可能还没有真正理解“团队”这件事。

他依然把自己当成独立的一个个体,而不是团队里需要和其他人协作的一个部分。

因为作为团队的一个部分,这意味着有两个时间段,他的沟通效率是不高的。

第一个时间段,是早上和其他人错开的那一段,别人要找他,找不到。

第二个时间段,是晚上和其他人错开的那一段,他要找别人,也找不到。

他的确还是同样出售了自己的 “8小时”,但其实他的效率,已经打了折扣。

所以准时,是一个对效率来说非常重要的协作界面。

明白了,那我以后多注意抓考勤,是不是就可以了?

还不够。准时,并不仅仅在于上班时间。

你的团队成员,在所有事情上都准时,才算是一个高效的协作界面。

比如,开会是不是足够的准时?交付工作成果呢?见客户呢?

了解。那以后约定2点开会,我2点就一定会出现在会议室。

挺好。但是对我来说,这还是不意味着完全做到了准时。

要真正完成个人的职业化,成为更高效的团队的一部分,我对“准时”的定义是:

2:00开会, 我1:55 一定会出现。

这么卷?有必要吗?这是一种姿态吗?

不。这是一种心态。一种我见过的很多值得尊敬的专业人士,都有的一种心态:为结果负责。

2:00开会,我要确保达成的结果有2个。

第一,确保开会时,一定到,没有借口。所以,要留提前量。

忘了带什么来得及拿,路上遇到谁找也来得及处理。

如果是去见客户,我更会留出至少半小时的提前量,确保堵车也不会迟到。

第二,确保开会时,已经进入到开会的状态。

该寒暄的都寒暄完了,电脑、投影等设备也已经调整好。

准时,意味着准时进入状态,而不是准时出现。

在所有事情上都准时。留有提前量的准时。

作为一个管理者,一定要培养自己,和团队里的所有人,都具备这种准时的习惯,在准时的前提下一起协作。

顺便说一句,如果你发现你的团队里,有谁具备极度准时的特征,珍惜吧。

你已经通过这个界面,筛选出了真正有协作精神的人。

任务界面:共识

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协作界面,叫:共识。

一个团队要想在完成任务时,做到“同心协力”,必须先达成共识。

怎么达成共识?靠沟通。

我知道,靠沟通嘛。我们团队的沟通频率已经非常高,会议一个接一个,群里消息翻都翻不完。

可是,你的团队沟通效率怎么样?

你开过那种大家聊了很久,但结束后好像什么都没推进的会吗?

很多沟通,有时就是纯粹在聊。只有过程,没有结果。

这就意味着:团队协作的低效。

因为沟通的目的,是为了得到结果,达成共识。

大家坐下来开会,会议开了几个,开了多久,气氛活不活跃......本身并无意义。

通过会议达成了共识,大家下会能分头基于共识去做事,一起推进共同的任务,才有意义。

共识,是准时之外,另一个决定团队效率的协作界面。

了解。那这个界面,应该怎么建?怎么才能用好它?

我举个例子,开会。

在我们公司,开会必须形成决议。

决议里一定包括三个要素:who(谁), do what(做什么), by when(在什么时间之前做好)。

以周会的决议为例,就是:

谁,在下次周会之前,要做好什么事情?

决议一旦形成,就意味着在场的所有人都达成了一个共识。

下次再开会时,我们就先看决议,看它有没有被完成?完成得怎么样?还有没有什么需要解决和支持的?

有次,有位新加入的同事,决议没有完成。

你问他,为什么没有完成?他说,上周太忙了。

然后你再问他,诶,可是这是上周的决议呀?

他回答,可是我这周真的很忙。

这时候,他在强调的是什么?

他在强调的,是他很忙的状态。他依然是把自己当成一个个体,而不是一个团队中需要和其他人协作的一部分。

所以他没有意识到,已经形成的决议,是一个共识。团队里的所有人,会基于这个共识做事。而他的“没完成”,可能会影响团队里其他人的进度。

心中没有协作,就可能破坏共识,对整个团队造成影响。

这,就是缺乏职业性,不专业的表现。

那,我能不能把这日期给删了?我保证一有时间就会去跟进,把它做好。

看起来好像也没问题。但其实,这会带来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:团队协作的效率被拉低。

因为时间,是一件事情里,极度重要的一个要素。

任何一件事情,如果缺了时间的约束,都意味着失控。

而一个团队成员的失控,可能会连带着让整个团队的协作都失控。

举个例子,大部队作战。

指挥部开了个会,会上决定,大部队明天凌晨7点,必须通过一个山谷。

于是,和会上的一个团长确定下来了一个决议:你们团,明天凌晨5点之前,必须占领这个山谷。

团长同意了。

第二天凌晨5点,大部队即将到达山谷,但山谷却并没有被拿下。

团长说:我们昨天赶到山谷时,有点晚了,大家战斗力不强。我就想给大家一些时间恢复,晚2个小时再打,战损可能更小。

你猜,指挥部听完,得是什么心情?整个大部队的作战计划,因此都被打乱,又要怎么办?

要想有打胜仗的能力,每个团队成员,心中都一定要装有“协作”的概念。

怎么装?

对团队达成的共识,有着足够的尊重。无论是一个会议决议,一个任务安排,还是一个项目目标。

所以建议你,在任何会议的结束时,都形成一个决议,确保团队成员达成共识,并且足够尊重这个共识:

谁,在什么时间之前,要做到什么事情。一定要做到。

可是,真的很委屈啊。我是真的很忙,事情是真的来不及做完啊,怎么办?

实在做不完,没关系,你可以慎重考虑,及时沟通,在决议确定之前,争取一个新的截止日期,达成一个新的共识。

可如果沟通后,达不成我想要的共识呢?

你说,我两周后才能上线产品,别的团队说那不行,我下周的发布会时间都定了,怎么办?

要么你调整,要么他调整,要么也可能会要到更多资源。

这个过程,可能很麻烦,可能要吵架。但是至少,你所在的这个团队,能及时发现问题,开启协作,提前避免掉更大范围的风险。

这,就是共识这个协作界面的意义和价值所在。

团队沟通时,一定要聊出一个结果,达成一个共识,并且是包含截止时间的共识,比如一个会议决议。

一旦共识达成,团队里的每个成员,都必须无条件地尊重,坚决地执行,保证说到做到。

资源界面:日程表

第三个沟通的界面,是日程。

什么是日程?

我每天都会看三个日程:

第一个日程,是我自己的日程表。

第二个日程,是这个公众号文章发布的日程表。

第三个日程,是视频号和直播的日程表。

这些日程表,是干嘛用的呢?

先说说我自己的日程吧。

在我们这个小破公司里,我是作为一种资源存在的。

比如,有时需要我当一个内容奶牛,输出我的观点。有时需要我当一个嘉宾出镜,做直播、做节目。

所以,我们的小伙伴,经常要约我的时间。

怎么约?和约会议室差不多。

今天,你如果需要占用一个会议室,你会怎么约?

看起来最简单的办法是,直接走过去看看。

一看,哎呦,这个会议室空着?就它了。

然后平地一声吼,在群里或在办公室里告知其他人,我明天下午2点到4点要用这个办公室。

可是,这个办法有bug: 别人可能没注意到,或者没记住你的这个告知。

第二天下午2点,你一去,哎呦,会议室被占了。

怎么办?用日程表。

在上面标注当被占用状态,并向所有团队成员开放

团队里的其他人,可以通过这个日程表了解资源的占用状态,提前预约。

了解,所以现在约你,必须只能通过日程表吗?吼一声不行吗?

是的。如果有同事在茶水间遇到我,和我说需要我今天2点去开会,哪怕已经面对面,我都会说,请你去我的日程表上,给我发个会议邀请。

为什么?听起来怎么有点官僚?这样不是把简单的事情搞复杂了吗?你就不能直接说你有没有空吗?

我当然可以跳过日程表,直接当面答复。但这会带来一个问题:

和那个会议室一样,我作为一个资源,在协调上低效沟通,甚至出错了。

首先,如果没有日程表上的那个会议邀请,那么其他同事一看,哎呦,他这个时间段有空,就发出预约,给我安排了一个其他的会议。

我可能忘了你之前的邀约,直接同意了那个预约。也可能还记得这个时段之前好像有个邀约,请他和其他人确认和协调,他到处问了一圈,但你正好没听到。

无论是哪个情况,最终的结局,都是你2点过来找我时发现,哎呦,我已经在开另一个会了。

所谓日程表,就是一个协调资源的界面。

没日程表,资源协调全靠吼。

有日程表,协调资源时,沟通不用靠吼,还更有确定性。

团队里的所有人,只要点开我的日程表,就能在同一个地方安排和协调我的时间。

我呢,也不用再担心记错,不用再等待其他成员之间的协调结果,直接照日程表办事就好。

这种能提高团队里所有人的协作效率的界面,就是一个更好的界面。

听起来挺好用。

实际上,它还可以更好用。

感谢我的同事,不但建立了这个协作界面,还帮我把日程表打磨得越来越好用了。比如:

参加活动的时间段里,不但会标注活动事项,还会标注活动几点开始,几点结束。

此外,还会特别标注相应的飞机航班,几点起飞,几点落地。

并且,连航班出发前的2小时都会一起锁住,确保不被其它事情占用,影响出行。

同时,航班落地后,会不会有人接机,接机人的手机号码,也都会标注。

甚至细致到,连参加活动时的dress code,比如活动需不需要穿西装?要不要正式到打领带?还是只要穿商务休闲装就可以?都会标注。

当协作界面被打磨到这个程度时,我就被解放了。出发前不需要去问助理几点飞,飞机落地时也不用操心怎么去酒店。

打开我的日程表就好。

我的同事一旦需要和我协作,也更有效率了。不用满世界找我,或者满世界找其他人确认和协调。

打开我的日程表就好。

其它的2个日程表,也是一样的道理。

都能让所有人能在同一个界面上协作,更高效地沟通和协调资源。

信息界面:软件&文档

最后,也是很常用的协作界面,是:软件和文档。

先说软件。

今天,一个团队要高效协作,已经有很多即时沟通的软件可以选择,比如微信,钉钉,飞书......

这些软件,是各个团队成员一起处理信息的协作界面。

但是,随着技术的发展,这些新兴的软件为团队协作带来了一个新的挑战:

里面的信息,太多,太快了。

以前用邮件,普通人一天能收个10封、20封都不算少的了。现在一天,一个群里都能收到成百上千条消息。

以前要看完,一封一封点开。现在要看完,得一屏一屏刷。如果加的群很多,那光是想把消息清干净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。

于是问题来了:

有的消息,看看就行。有的消息,不能错过。还有的消息,你得立即回复,或者立即得到团队其他人的回复。

可是,你明明连刷都刷不完。怎么办?

比如,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:

一个重要且紧急的信息,你发给了团队里的其他人。

第二天,你问他处理进度,他说:

“啊,你什么时候发的?上周五?你找找看,你真的发了吗?我怎么没有看到?

每一个这样的问句,都可能对应一次血压的飙升,更可能导致一次协作的摩擦,甚至失败。

如果这种情况经常出现,团队的协作效率也会受到重挫。怎么避免?

靠@。

无关紧要的信息,就不@。有必须让你知道的,就@你。

同样,没有@你的,你可以刷过去。有@你的,你就得及时仔细地处理。

@,是这一代沟通工具里,至关重要的一个能力。

那么问题来了:你有没有让团队里的每个成员,基于它达成共识,更高效地处理信息,沟通协作?

什么意思?什么共识?

举个例子,我们这家小破公司,有一个要求:

要求公司的每个人,在每一件重要到必须要通知到位的事情上,都要@相关伙伴。被@的人,也一定要回复。

因为回复,意味着真正把自己当成团队里的一员在参与协作。

建立了这样的共识后,下次再出现“我没看到啊?”这类情况,就可以直接看有没有@。

发送的人没有@,那就是发送方的责任。但如果有@,那就默认信息已被接收,是接收方的责任。

另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沟通界面,是文档。

文档,尤其是共享文档,也是一个团队成员的重要协作界面。

举个例子,在我们公司,每周都要写周报。

为什么每周都要写个周报文档?

一个原因,是希望团队所有成员养成复盘思考的习惯,能持续进步。

但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还在于,它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协作界面。

啊?周报这种文档,不都是我自己一个人写的吗?有什么协作?

有。让团队里的其它人,不用问,不用猜,就能看到你做了什么。

首先,你的直接上司,可以看到。

虽然他可能每天都跟你坐在一块,但他依然很难知道你这周具体做了什么,做到了什么程度。怎么办?

一个一个地问团队成员?要双方碰时间,要寒暄......太低效。

一篇一篇地看周报?点开就好,事项、数据、进度一目了然。

并且,这还不是唯一重要的。

更少有机会和你接触的大老板,想了解你,看看你的业绩怎么样,你有没有对业务进行不断的思考,你有没有能力承担更大的责任,怎么了解?看周报。

其他部门的同事,也能有机会通过周报了解你在做什么。下次找你合作时,也知道提供什么可能对你有用,能帮助你们达成共赢。

通过周报这样的文档,所有团队成员的工作事项、进度等信息,都变得透明化。

这也意味着,整个团队的协作效率,都有机会进一步提高。

最后的话

现在,回到最初的问题:

为什么有的团队是一盘散沙,有的团队却成为了一支特种兵?

差距到底在哪儿?

答案,都在细节里。

你的团队成员做事准不准时?

会议开完有没有形成决议,并坚决执行?

调配资源时靠吼,还是靠工具?

群里发的消息有没有人及时响应?

周报有没有真的让大家了解彼此?

如果没有,这个团队就没有动员能力,只是一盘散沙。

那怎么才能有呢?

团队的领导者,至少要做到两件事

第一件,让他理解协作界面是什么,有什么价值?

第二件,确定好具体的约定,和所有团队成员达成共识,并且足够尊重这个共识,共同建立起一系列高效协作的界面。

一个团队,之所以被称之为团队,就是因为除了自己,还有其他人,大家一起配合在做事。

所以作为团队中的一员,协作是必须的,把“其他人”放在心里,也是必须的。

怎么才能高效协作?

最重要的办法,就是保证团队协作的界面,已经建得足够好了。

比如,做事准时,尊重共识,善用日程表、即时沟通软件、文档等工具来调配资源和沟通。

高效协作的界面有了,团队的战斗力就有了。

祝你和你的团队,在协作界面上达成共识,成为一支真正有战斗力的团队,来之能战,战之必胜。

P.S:我们的“2023进化的力量·刘润年度演讲”将会在10月28日和你见面

今年的年度演讲,我们得到了不少好朋友的支持。感谢吴晓波老师的支持与祝福即可提前预约观看2023年度演讲,让我们一起更早看到未来~

-END-

本文由刘润投稿一鸣网,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文章非经授权请勿转载,

向一鸣网投稿,请点击投稿按钮,详情请参阅《一鸣网投稿须知》。

互联网人都在关注的微信号

难道你还没有关注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