车企营销还是靠谱点好
行业 车企营销还是靠谱点好 行业 | 2023-11-27 11:19 车企营销还是靠谱点好 出行一客

记得有一句电影台词,出来混都是要还的。换句话说,所有一时之快,本质上都会有相应的代价。

文 | 李皙寅

编辑 | 赵成

记得有一句电影台词,出来混都是要还的。换句话说,所有一时之快,本质上都会有相应的代价。

最近几年,车圈内开始流行高管放炮,语不惊人死不休;产品层面则流行“种草”,脱手脱脚的自动驾驶+一次充电续航千里的新能源技术,如此种种,相比产品上新速度,宣发PPT的速度可谓是遥遥领先。

当时,效果确实是好:如下几个说法,你大规律会在热搜榜上看到过:充电五分钟能跑百公里;续航千里不担忧;自动驾驶马上来,人类司机被替代……

结果呢?大功率充放电不但单车成本高,对地方电网压力更大,一站难寻;一口气跑千公里中途不充电,一年能有几次?哪必要日常背一个那么重、那么贵的电池?就好像买一部超薄手机,那需要一块砖头电池,就图个一周长待机?至于不用手,车辆自己开到眼前,上车就能手脚松弛的说法,更是此前迷惑了不少消费者,让他们对驾驶安全放松了警惕,导致了一些风险事件……

这样的结果是什么?

短期来看,是莫名其妙地延迟了消费者的购买时机,想着等一等就有关键技术突破,而不知道其实是“遥遥无期”;长期来看,是对于所谓新技术的疑虑、困惑,乃至不屑一顾——都是吹牛的。无论哪一种,这种只图宣传,“卖技术期货”的玩法,伤害的是自己的品牌,也影响了整个市场。

除了如上这种,还有的车企选择抖机灵,将订单与定单有意混淆。新车刚一上市就宣布订单过万,试图饥饿营销,试图让不懂车的消费者跟风上钩,等过几个月,看看销量,哪有说的那么好。

但为了让自己能够在销量榜单上表现好看,就设定一系列的关键词,比如在11月23日下午,武大郎的烧饼店里,武大郎是最帅气的老板,没有之一。

什么意思?就是通过设定一系列限定词,从而框死一个极小的限定范围,从而说自己的业内第一。

这种情况,在今年上半年,整个汽车圈内十分流行,各家车企或主动或被动卷入其中。其中一度,为了让自己的品牌显得销量好看,特地以周乃至日为单位,制作宣传小图片,宣扬自己的销量如何登顶第一。为了实现这一点,不惜捂盘、集中交付以便冲量。

如今半年过去了,这样的风少了,为什么?因为消费者从来不傻,套路能得一时人心,但时间一长终究会露馅。汽车毕竟看重的还是口碑,尤其是当消费者买车,越来越看重车背后非交通工具,而是出行移动空间的属性(不管你信不信,反正主机厂都是这么说的),那么一家套路满满的企业,怎么能让消费者持续愿意和它打交道,在买车后还放心地、不断地使用它的服务?

正是因为如此,在每次写文章的时候,对于所谓“首次”“第一”,只能加倍地小心,因为坦白说,很难有一个完全标准的库,让我能检索到到底谁是第一个把这个技术应用的、量产的、交付的(理论上,这三个“应用”场景,最多也能被三家不同的车企所占据,一种技术三家表述)……这样有意思吗?

回望整个2023年,中国汽车消费市场艰难复苏不易,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更是“战略性”亏损为主基调(汽车如今学得跟互联网一样,讲故事——先亏损抢市场,干掉对手再图盈利)。

这时候,还是多花心思在产品本身,在宣传上还是质朴一点,真诚一点为好——不是不让说某某技术,你是第一,但说之前确实要先查一查;不是不让说某某车型,月销过万,但说之前也得衡量下,自己的订单到底水分多大。

归根结底,在这个时代,车企营销时说话,还是靠谱点为好。

责编:赵成

-END-

本文由出行一客投稿一鸣网,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文章非经授权请勿转载,

向一鸣网投稿,请点击投稿按钮,详情请参阅《一鸣网投稿须知》。

互联网人都在关注的微信号

难道你还没有关注?